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《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,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,这一方案的出台无疑为铝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。
铝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,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。近年来,我国铝产业快速发展,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。据统计,2024年我国氧化铝、电解铝、铝加工材和再生铝产量均保持世界第一,分别约为8500万吨、4400万吨、4950万吨和1050万吨,有力支撑了航空航天、新能源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。
然而,铝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、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。为应对这些挑战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措施。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到2027年,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明显提升,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达到全球领先。在原料保障方面,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%—5%,再生铝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。在产业布局方面,铝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提升,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至30%以上,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30%以上,新增赤泥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15%以上。
为实现这些目标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。在资源保障方面,将加快推动国内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,鼓励开展低品位铝土矿、高硫铝土矿开发利用技术攻关。同时,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,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、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。在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方面,将支持建立再生铝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,提升再生铝原料循环利用效率。
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稳慎建设氧化铝项目,优化电解铝产能布局,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化发展。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优化铝产业的区域布局,促进产业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。
此外,《实施方案》还强调了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。将突破一批低碳冶炼、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和高端新材料,培育铝消费新增长点。同时,推进节能减污降碳改造,加强铝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,创建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。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铝产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。
从长远来看,《实施方案》的出台将为铝产业带来积极影响。一方面,随着资源保障措施的落实和再生铝产业的快速发展,铝资源供给将得到有效缓解,有助于稳定铝价;另一方面,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的推进,铝产业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,为铝价的上涨提供有力支撑。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