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有色金属网 > 资讯首页 > 评论分析 > 关税风暴下金属市场剧烈震荡:汽车零部件豁免能否扭转乾坤?

关税风暴下金属市场剧烈震荡:汽车零部件豁免能否扭转乾坤?

   来源:

美媒方面据美国 Vizion 货运数据显示,4 月 1 日至 8 日当周,美国进口订单量环比暴跌 64%,创 2020 年疫情以来最大跌幅。这一 “断崖式” 下滑直接冲击全球金属贸易:

会员升级 会员权限:查看全网产业数据、市场分析、调研信息 服务期限:自购买日起1年(数据类产品不支持退货退款。)
价格:¥ 元/年
-
+
支付方式:
注:支付过程中浏览器会有几次跳转,支付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浏览器,否则可能造成支付失败
确认订单

一、进口订单暴跌 64%:关税大棒引发金属供应链 “断流危机”
美媒方面据美国 Vizion 货运数据显示,4 月 1 日至 8 日当周,美国进口订单量环比暴跌 64%,创 2020 年疫情以来最大跌幅。这一 “断崖式” 下滑直接冲击全球金属贸易:
铜市场:50 万吨铜因关税预期紧急改道美国,纽约铜价较伦敦溢价扩大至 1400 美元 / 吨,创历史极值。贸易商为抢占豁免窗口期,将原本发往亚洲的铜集中运往美国,导致上海洋山铜溢价飙升近一倍,东南亚进口溢价升至 2024 年 4 月以来最高水平。
钢铁与铝: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 25% 关税后,下游汽车、机械企业成本激增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显示,2021 年钢铝关税使下游产业损失 34.8 亿美元,远超上游 1000 个就业岗位的收益。特斯拉、通用等车企被迫推迟扩产计划,钢铁库存积压量同比增加 18%。
二、汽车零部件豁免:短暂喘息还是长期博弈?
美国方面新任总统宣布4 月 14 日暗示可能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给予短暂关税豁免,试图缓解供应链压力。这一政策将直接影响三大金属:
1. 钢铁:短期需求回暖,长期产能过剩隐忧
豁免效应:若豁免覆盖发动机、变速箱等关键部件,美国车企每月可减少钢材采购成本约 2.3 亿美元,冷轧板卷价格或回落 5%-8%。
产能矛盾:美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已达 85%,但库存高企(约 580 万吨),豁免可能刺激进口替代需求,加剧国内产能过剩。
2. 铝:再生铝需求爆发,原生铝承压
豁免范围:若铝制车身框架、轮毂等纳入豁免,美国车企每月铝需求将增加 1.2 万吨,LME 铝价或反弹至 2200 美元 / 吨。
再生铝崛起:美国再生铝产量占比已达 45%,关税豁免加速原生铝向再生铝替代,预计 2025 年再生铝需求增长 15%。
3. 铜:豁免难解结构性短缺
供应链重构:即便汽车零部件豁免,美国铜进口仍面临 “地理错配”:智利、加拿大占美国铜进口量的 68%,而中国加工产能占全球 50%。
新能源冲击:豁免可能延缓电动车供应链转移,但光伏装机量同比增长 42%,白银工业需求激增,实物市场紧平衡格局强化。
机构观点:高盛测算,若豁免政策持续 6 个月,铜价或回落至 9500 美元 / 吨,但全球铜库存消费比已降至 18%,长期缺口难以逆转。
三、金属市场 “冰火两重天”:关税重塑全球资源格局
1. 铜:从 “美国囤积” 到 “全球争夺”
短期投机:贸易商为规避关税,将铜集中运往美国,导致 LME 亚洲库存单周减少 12 万吨,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进入一年多来最大逆价差。
长期博弈:美国若对铜加征 25% 关税,全球铜价或飙升当前将触及9200美元 / 吨,中国作为最大消费国(占比 54%),可能通过 “一带一路” 铜矿投资对冲风险。
2. 钢铁:“去全球化” 加速行业洗牌
产能转移:美国钢铁进口量同比下降 22%,但加拿大、墨西哥对美出口激增 37%,关税政策实质是 “供应链区域化” 而非 “回流”。
技术壁垒:美国钢铁公司计划投资 55 亿美元升级电炉产能,但碳捕获技术成本高昂,吨钢成本较中国高 150 美元。
3. 铝:“绿电铝” 成竞争焦点
政策倾斜:美国 IRA 法案要求 2025 年起电池铝必须含 40% 北美产原料,倒逼中国铝企在加拿大、墨西哥建厂,预计 2026 年海外产能占比将达 28%。
能源成本:美国天然气价格较欧洲低 40%,但电价较中国高 30%,铝冶炼成本优势有限。
四、风险提示与后市展望
短期风险
豁免政策反复:若特朗普将豁免期限压缩至 3 个月,汽车产业链金属需求可能 “二次探底”。
库存周期逆转:美国铜库存已升至 32 万吨,若豁免落地引发抛售,价格或回调 10%。
中长期变量
地缘局势:中东冲突升级可能推高能源价格,间接抬升金属冶炼成本。
技术替代:碳纤维、工程塑料在汽车领域的渗透率每提升 1%,将减少钢铁需求 20 万吨 / 年。
结语:金属市场的 “特朗普周期” 如何收场?
当前金属价格已部分反映关税豁免预期,但三大矛盾尚未解决:美国需求收缩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冲突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长期投资的博弈、传统金属与新能源材料的替代竞争。关注 4 月 17 日美联储会议纪要及中东局势进展,这两大信号或决定金属市场的终极方向。
【入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,不做决策依据,仅供市场参考!】

【免责声明】: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删稿邮箱:info@ccmn.cn

有色云app(ios)
有色云app(安卓)